2011年11月9日 星期三

女宣教士和受恩(Barbera)的紀錄片4-1



卓越而隱藏的器皿
 
        和受恩(M.E.BARBER
如果我的道路引我去受苦,如果你是命定要我曆艱辛,
就願你我從茲交通益親摯,時也刻也無間,彌久彌香甜。
如果地樂消減,求你多給天;雖然心可傷痛,願靈仍讚頌;
地的香甜聯結,若因你分裂,就願你我之間,聯結更香甜。
這路雖然孤單,求你作我伴,用你笑容鼓舞我來盡前途;
主,我靠你恩力,盼望能無己,作一潔淨器皿,流出你生命。
      這首詩歌的作者是一位姊妹,她在世界和基督教都鮮為人知,但在二十世紀初期主在中國恢復的行動中,這位姊妹卻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。正是借著這位姊妹,倪柝 聲(Watchman Nee)弟兄-今時代神聖啟示的先見-被帶到生命的道路上。她是神卓越卻又隱藏的器皿,她所寫的詩歌,和她生活的點滴,不但觸動當時千萬的人,也激勵一代 又一代的後來人。
壹 蒙召來華,全心為主
      和受恩(Margaret E. Barber)於一八六六年出生于英國南部蘇福克郡的比森豪。她的父親是一名車輪修理匠,因此和受恩極可能長於一個相當卑微的環境。一八九零年,和受恩二 十四歲時,在一場更正教中國宣教大會中,身在遙遠中國的戴德生發出以下的呼召:“在基督教土地上的更正教眾教會,我們現在呼籲你們,在今後五年以內,差遣 一千人來到中國,響應這裏的呼召,我們乃是為 三億尚未聽見福音的異教徒 求你們。眼前廣大的事工和責任遠遠過於我們所能擔當,因此我們誠摯地發出呼 求。”在這呼召發出剛好五年時,在倫敦教會宣教團的差遣及資助下,和受恩於一八九五年啟程前往中國,翌年二月抵達香港,三月抵達福州。
      和受恩於一八九六年三月六日在福州給英國寫了第一封信:“親愛的巴林古德先生,何等可悅,我們能信靠神的話,祂必遮蔽你。當我們頭一次踏上這塊土地,我們有一種前所未有的體會:神給我們的是何等的尊榮!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,就是當我真正抵達中國的時候。”
      不久,和受恩和另外兩名女傳教士一同被差派,前往福州附近的鄉下開展事工。她全人投入,應付周遭的需要。後來因當地環境太差,她被指派遷回福州市。和受恩 不願因環境惡劣而放棄事工,她於一八九八年三月十六日給英國寫信報告並請求:“親愛的巴林古德先生,我實在感到可惜,因從羅依德先生得悉,我們會接到英國 方面的通知,離開現有的工作站,前往福州。我寫這封信的目的,是請求你准許我們繼續留在原地。當戴德生博士在此時,我們的房子已經整修。在這房子尚未整修 以前,從海邊襲來凜烈的強風穿透木板的隙縫,以致我們無論身處屋內何處總不得暖。因著這個工程,我們的住處有了很大的改善。另外,若是還有瘧疾的話,也已 受到控制。此地事工越來越榮耀,我們三人有作不完的事。”
      二十世紀初的福州是一個熱鬧的城市。福州城橫跨閩江口兩岸,江北是舊城,江南則因外國人和基督教傳教士的聚居,成為新興發展的區域。閩江當中有一小島,兩岸以巨石所築之古橋“千年橋”相連,和受恩奉派在此地一所陶恕女子中學教書,為時七年。
      和受恩在福州陶恕女子中學教書的期間,因著她卓越生活中所流露出的基督豐富的生命,許多學生受其吸引,渴望接受她的指導。這使學校的校長嫉妒她,並控以十 條“罪狀”。在接受調查的期間,她在主面前覺得,“若是拇指與小指爭論,只會叫頭受到傷害,因此我當離開這所學校。”她完全順服主,安靜地離開學校。即使 如此,她的“罪狀”仍然傳到英國宣教母會。在那段時期,她不斷學習安靜地活在十架的陰影裏,寧可受到誤會,也不願為自己辯解,因此對那些不實的指控,都不 予回應。回到英國後,繼續保持沉默,不為自己表白,她在順服裏深切地經歷主,進入與主更親密的交通。她用詩歌來描述這種柔細的情愛和強烈的渴求:

一  勿讓我走輕省道路,免其花朵奪我眼目;
      更深交通帶我進入,時時刻刻只與我主。
二  向我發言,親愛的主,當我邁向更高之處,
      我魂向你柔聲順服,我心儆醒我懼盡除。 
三  我主,若是我心疏忽,不顧獎賞、遠離高處,
      願你慈顏和你愛目,速來將我緊緊抓住。 
四  向我施情細語,我主,作我亮光引我腳步,
      直到進入榮耀天府,完全得 神聖基督。
      至終,一位傳教士同仁,將事情真相告訴差會組織的負責人。這位負責人知道和受恩將自己置於十架權柄之下,就對她說,“我以權柄命令你,將你在中國時所發生 一切事情的真相告訴我,不得有絲毫隱瞞。”因著和受恩順服神代表的權柄,就說出在中國所發生之事的實情,不實罪名也因此得到澄清。

沒有留言: